华南师范大学

报刊:《华南师大报》

版面新闻

  • 做学问要有 “新发现”

    摘要:珠江学者、文学院教授马茂军上央视 《百家讲坛》做学问要有 “新发现” 摄/曾慧明   走进马茂军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方幽静的小庭院。一株马茂军亲手种植的桂花开在院角的小池旁,散发着清淡雅致的幽香。抬头望去,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类别的书籍。房屋的顶棚缠绕着绿萝,一直蜿蜒至院墙内嵌着的木质书架,点缀绿色和生机。加之明代的石鼓和汉代的墙画作装饰,他称之为“天人合一”。   在这里,马茂军沏上一壶茶,随即与我们开谈畅聊,期间,桂花的芬芳隐隐飘来,令人沉醉。    图片由马茂军提供   在 《百家讲坛》 为赵普翻案   11月15日12点45分,作为华师第一位做客 《百家讲坛》 的学者,文学院马茂军教授做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百家讲坛》 栏目。   原来,马茂军在节目中拨开迷雾,为一个蒙冤的名相赵普作一别样的翻案文章,为全国观众提供10集 《百家讲坛:大宋名相赵普》 的视觉盛宴。   “上节目其实很偶然,”提及与 《百家讲坛》 的结缘,马茂军爽朗一笑,“当时中央台找了我爱人,我开车送她去。其他的几个教授都讲完了,负责人就问还能不能推荐谁。我爱人说,‘我有个司机,他也能讲。’”于是机缘巧合之下马茂军前去试讲。   “‘蜡炬成灰泪始干’ 实际上是 ‘蜡炬成灰泪未干’。两个恋人于桑树下紧紧相拥,天快亮了即将分别,女孩子为爱情表忠心,但又很含蓄。宋小姐作为一个道士,与之作陪的只有青灯古佛,晚上念经归来,回到房间,就开始想念李商隐。思念之至,泪眼汪汪,一支蜡烛燃尽,泪水还没干。”   凭借着对一首 《无题》 的动人阐释,马茂军获得了节目组的肯定和赞赏。就这样一个意外的契机,让马茂军和大宋名相赵普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百家讲坛既是面向大众的,又要有一定的学术性,创新性。”马茂军博士毕业后,二十年来都在研究宋代文学,对于历史也特别看重,“读历史最重要的就是宰相传记,一个人从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个宰相,他的人生智慧有多大。”   赵普是马茂军比较熟悉又比较崇敬的人物,“在我看来,他既是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一,又是十大谋士之一。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个水平?所以赵普是很厉害的。”过去大家对他有五大恶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廉,甚至是不学无术。但是马老师通过研究发现这五大恶评都是强加在他身上的,因此决定为赵普做翻案文章。   准备讲课的过程是漫长而紧迫的,马茂军每个月要写长达两万字的讲稿,随后还要将其记下,以达到脱稿演讲的效果。在教研工作在身的情况下,他只能尽量挤出时间,做到两者兼顾。   节目前后筹备了半年,每个月马茂军都要往返京广,一次录制两个钟头,时长两集。“讲的时候不能看稿,对着墙壁讲,下面没有学生,没办法沟通和交流,但又要表情自然,像有学生一样。”   其间,马茂军参看往期 《百家讲坛》 视频,从易中天等名家的讲法中不断揣摩如何设置悬念、塑造人物形象、谈笑风生等,渐渐地,他塑造出自己的风格,赢得了节目组对之“自然、创新”的好评。      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读书   当被问及对自己在节目上表现的满意度时,马茂军笑称:“正常发挥吧,就像在课堂上讲课那样就行。”   马茂军认为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关键在于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上,为了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相对于文学史的梳理,他更重视具体作品的解读。马老师的课堂随性、自然,有学生评价其为“潇洒、诗意”。   马茂军认为,广博的视野与胸怀都从广博群书中得来。研究生入学第一堂课,马茂军便强调读书的重 要性,“我宁愿你们不写毕业论文,但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多读书”,“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首先要寻找巨人”。   在他看来,这巨人就是书堆,书读得越多,眼界越开阔。为了监督和鞭策学生,他不但给了300多本的推荐书目,还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读书小组,让其每周提交已读书单。通过这个书单,马茂军掌握了学生读书的具况,据此为其提出建议,“有人读的方向特别窄,我就和他说你的方向得读宽一些。有人老是读小说,我就会和他强调要重经史。有人读得很慢,那我就要给他打个标记了,下次上课我就要抓他。读得多的就要表扬。”一开始,学生未能适应,但慢慢地,速度和质量便有所提高,“一开始是三天读一本,后来要求两天,最后做到一天一本。”   “读的量多了才能专。就像挖井一样,点大的孔你是挖不下去的,要一开始就挖大才能往深处挖。”马茂军认为,知识是相通的,文史哲不分家,而“学好中文要功夫在中文之外”。   他鼓励学生跨学科去听讲座、阅读,涉猎各种知识,开拓视野。“要读一千本,读千本而小天下。广博地读书才有广博的视野,有广博的视野才有广博的胸怀,只有广博的胸怀你才能干大事。”   马茂军自己每天也有六七个小时的读书时间。他说,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读书。他为自己的庭院命名为“桂苑”,他喜欢在自己的这方小天地里晒晒太阳、读读书。   在图书馆,他从来是站着读,“不能坐下来,一坐下来就读不了了,因为书太多了。”马茂军指着他面前的书堆,笑着和记者说,“过去人们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我就一日看尽唐诗宋词。”      做学问要有“新发现”   1987年,马茂军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乌衣中学当了两年高中老师,后来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并取得了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他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唐宋八大家。   在2004年,当时已是教授的马茂军却执意去读博士后。在别人看来,这都是评副教授、教授需要做的,他却只为能有一段专门脱产做学问的时间。   在中国社科院开题时,马茂军选择了南宋词作为研究方向。结果,在返程的火车上,他转念一想,觉得前人对南宋词已经研究得很详尽,自己再做价值不大。于是他拿起电话就给导师打了过去,另一端的导师很是惊讶,说道:“昨天才开题,你今天就不做了,这怎么行?”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更换题目。   后来的两年里,马茂军没有去上课,相当于脱产,就专门研究南宋散文。马茂军看别人的书看的不多,就喜欢看第一手文献。“去看第一手的那些文献材料你就发现,这句话,这个材料,别人从来就没有看过”,然后他会在技术上发挥,从而得出新材料、新观点。   到答辩的那一天,他再次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拿出的已是完整的南宋散文研究资料。评委说道,“你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开题报告是南宋词研究,结果答辩的是一个南宋散文研究。”   马茂军相当于是在这个领域开天辟地,填补了过去南宋散文研究领域的空白,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研究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别人不研究的我来研究,不一定说我做的有多好,但是这个都是第一次做,填补了空白。”   马茂军的创新得到了评委的认可,这证明了转型是对的,并为他赢得了“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一职。马茂军的答辩看似是一个“天大玩笑”,但却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后来他把做学问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你不要急,要不急不慢的。在学问当中寻求一种发现的快乐。”   马茂军还曾指导学生作品 《农村宗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我们老师其实也没做多少工作,我看到他们那个选题就和他们说把这个选题改几个字,它就会很出彩。因为这个选题一定要有新意,要有时代性、应用性。”起初学生在做选题时,马茂军认为单纯研究潮州宗祠没什么新意,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宗祠。他当时就提出如果能把潮州宗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语境下的潮州宗祠如何古为今用,那就比较符合实用性、现代性了。马茂军特别点出要注意“经世致用”。   他一直强调做学问要能有所发现,正是这样不断追求新发现、新视野的生活状态,使得他在学术水平上不断得到提升。马茂军除任职华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周必大研究会副会长等。今年,马茂军老师还被评选为珠江学者、被聘为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特聘教授。         向往诗意的文人生活   马茂军不仅仅在研究上主张创新、独特,并且他对生活的追求也是要不平庸的。他尤偏爱陶渊明、苏东坡的生活方式,认为作为一个文人,生活就是要自然、诗意。   马茂军刚刚博士毕业时还很年轻,在一个8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好多年。原先他曾到过一些企业当高级顾问。在那里收入很高,一个月有9000块的收入。但他晚上离开公司,迈进华师的大门时,那种大学校园独有的宁静致远的气场,深深吸引着他。这时,他觉得身后的那些烦扰就丢在了东门外面。那一刻,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觉得自己是属于校园的。尽管当时华师每月的工资是800块钱,但他仍然坚持选择了华师。他说,那才是他真正的快乐。   除了平时读书和做学问,马茂军还会约上其他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去打羽毛球、乒乓球或者下下象棋。他认为“一个病人的身体不可能有事业的”,这是他读完博士后之后身体出现状况的教训。他曾和朋友王杰做过羽毛球搭档,在比赛中获得过第二名。他不仅要求学生要打打球,他还会要求他的研究生跑步。“是硬性要求,每天都要跑,要为将来人生的成功奠定成功的基础。”   在他看来,自然、诗意是最美的事情。旅游恰恰就是这样的。相比于自然风物,马茂军喜欢考古的圣地,“走遍世界才会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形成一种文化自信,眼界宽了,很多问题才能深入思考、接近真实。”在那里,他真切地感受到文化的起源和历史的进程。他基本上每年寒暑假出国旅游,寒假的时候就去赤道附近,暑假就去靠近两极的那些地方。   采访的最后,马茂军说:“我希望同学们能树立一个到处去旅游的目标,那你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哪怕你们没买房,也要追求一种不平庸的生活。一定要有这样一种理念,你的人生才不平庸。如果别人干什么,你就跟着干什么,那你注定平庸。”   (本报记者 吴乐思 李津蓉 叶健雯卢渠 周倩瑜 陈林丹)

  • 高进伟:做科研需要 “磨”

    摘要:高进伟:做科研需要 “磨”   在高校的理工科实验室里,无论寒暑,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有人在埋头苦干。很多时候,他们是沉默的,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一般人并不了解。一项创新性成果的诞生,背后承载着多少专注、探索、耐心甚至煎熬?记者跟随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高进伟教授走进先进材料研究所实验室,了解这支沉潜于研发先进光电材料的团队的科研生活。    高进伟在工作 摄/ 苏斌辉   敏锐洞察是一种科学素养   “电子产品让大家变得越来越懒,现在就是不想带个手机很麻烦,我只想用一个东西来解决所有的问题。”高进伟说。这个“用来解决所有问题的东西”就是他的团队正在研究的“电子皮肤”,是一种多功能的、被设想为可以植入皮肤的柔性且透明的电子触摸屏、显示器以及其他传感器件集成。早在五年前,高进伟和其团队就开始专注于此。由于“电子皮肤”需要柔性导电并要做到与肤色契合,其中的关键部件柔性透明导电薄膜成为他们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   高进伟说,很多科研发明,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他举了一个为人熟知的例子——荷叶和超疏水材料,防水外套和雨伞等都运用了此原理,灵感就来自不沾水的荷叶。高进伟认为科技并不会因它的飞速发展独立于自然界,很多新奇的想法仍然得益于大自然。因此在寻找适合柔性透明电极薄膜的研究材料时,他想到从大自然中取材。   而最初灵感的触发来自于大地龟裂,龟裂大地的裂缝就是一种典型的分形网络结构。课题组利用这种简易的模板制备出了高性能亚微米随机金属网络电极。这种金属网络电极克服纳米线电极缺陷:高雾度、接触电阻大的问题,也克服了金属网格电极线宽大所带来的莫瑞干涉效应,获得了不错的结果,其结果2014年在 Advanced Materials封面刊出。   众所周知,“树叶在自然环境选择下,它的叶脉结构已经进化成高效率的输运网络,非常容易传输养料和水分,网络传输能力非常好。”团队成员、高进伟的研究生韩兵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介绍道,“透明导电电极需要高效的电荷输运能力,而叶脉结构分形电极模拟了树叶叶脉的结构,让载流子快速地传播,而最大可能地降低了载流子的复合,提高了光电效率。”网络结构不仅仅是树叶独有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又从蜘蛛网上看到了研究的可能性。蛛丝网络是一种高弹性的网络结构,可折叠、可弯曲、且可拉伸,这正是柔性透明电极的关键性能。利用蜘蛛网络为模板,团队实现可拉伸透明金属网络电极。基于以上研究,团队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连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出两篇原创论文。   “生活要保持一个积极的状态,这个积极的状态,甚至能让你从一片树叶上找到新的灵感。”高进伟教授说道。在他看来,做科研,并不意味着整天埋头苦守实验室,两耳不闻窗外事。对生活和周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也是科研人员必不可少的科学素养。而这种敏锐洞察力,常常会催生原创性成果。   “科研的观察力和敏锐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高进伟说,“我始终认为每个人的天赋都是差不多的,有的人是没有被挖掘出来。如果生活处于懒惰状态,不善于思考,那天赋就会被埋没。”他认为科学的素养很重要,态度也很重要,这就需要一个人不断的进步,不断进步才会有新的发现。      每天做好,自然会达到一个高度   在高进伟看来,科学研究单是拥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是不够的,科研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做。“理工科的科研就是用时间在 ‘磨’,时间到了自然会有成果”。做科研就是一场修行,道路是漫长,且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是寂寞的,需要不停地“磨”、不停地进步、不停地尝试,尽管成果出来时只有百分之一的时间、但那一刻你是幸福的。   实验室的灯往往很晚还点着,也往往是一早就亮着。他和他的团队常常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天天就这么“磨”。长期在封闭的实验室里,即使是枯燥寡淡的环境也仍能像置身于磨刀石上,消耗掉的是浮躁和急于求成,在时间里塑造出耐心和更坚定的意志。   科研不同于艺术,没有色彩没有很多的新奇感,往往充斥的是数据和理论,还有反复验证。科研的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不断地去磨练,包括实验方案的设想、实验的开展、数据的重复、论文的撰写和投稿和修稿等。高进伟和学生基本上是打成一片的,他的办公室门12小时都开着,有什么问题都能和学生一起马上解决。   高进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联合培养时候的导师是陈刚教授,陈刚是麻省理工近百年来首个华人机械系主任。在高进伟看来,国外留学最重要的收获是科研的态度和科研的精神,在这方面陈教授对高进伟博士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不仅从导师身上学到了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更是受到导师“磨”出来的意志的感染。   “他很热心这项事业。第一,他对科研态度很严谨的,即使是个大院士,他也会跟你在一起把一篇论文修改到最好,小到标点符号都会给你改,但错误不能出现第二次,出现第二次你就得自己想办法处理。这个很重要,你要记住你自己的错误。第二,他做科研热情。一天睡三到四个小时,早上基本上六点半就在办公室,晚上十点半到十一点会去实验室转一下,看大家做实验有没有收获。”老师无疑就是学生的榜样,而现在高进伟作为一名老师,他在秉承这些科研理念,也在把这份科研精神传承给他的学生们。   所谓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高进伟教授课题组近5年来,专注于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光电器件应用。从基础机理研究到器件应用,最后中试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到目前为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重大专项课题等4项,总经费达700万。已经在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dv. Phys., NanoLett., Small, Nano Today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50多篇,论文总引次数达1700余次,单篇最高次数630余次。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1项(含美国专利3项),授权10项。最近该项目在广东省重大专项(印刷显示专项)的支持下,该项目完全自主产权卷对卷设备(柔性金属网络透明电极中试产业化设备)已经就绪,年内有望获得柔性金属网络透明电极卷材。   “在人生每个领域,对人生的规划有时候是不断在变化的,未来做什么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更多时候是要把每一天过好,每一天都能做到很充实,你自然会达到一个高度,这个就是你自己的高度”。   (本报记者 吴乐思 陈晓绚)

华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5770次访问,全刊已有282294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