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报刊:《华南师大报》

版面新闻

  • 古琴,从一件乐器到文化的表达

    摘要:古琴,从一件乐器到文化的表达——访『古琴文化课』老师张琳 张琳指导学生弹琴 本人供图 张琳展示古琴模型 本人供图 琳碧阁 · 琴空间摄/ 潘伊宁   张琳,音乐考古学硕士,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理事。   2001 年,张琳开始担任高校音乐系专业教师,专注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及教学。2012 年创建“琳碧阁 ·琴空间”,致力于古琴文化的传播普及,并以华南师范大学为试点开设古 琴 通 识 课程,成为国内首位将古琴通识课程引入高等院校的专业学者。   醉心古琴,师承多家   华南师大报:在中学阶段您就已进入音乐专业的学习,面对众多艺术品类,为什么最终选择研习古琴?   张琳:我真正开始接触古琴是在大学本科阶段,在经历了多年的专业训练、有一个专业背景做铺垫的基础上才学古琴的。我开本科毕业独唱音乐会时,要演唱三首古典诗词,都是琴歌的形式。为了办好音乐会,我还专门跟陕西的古琴家李仲唐先生请教,他亲自弹唱教我。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带动我在日后再续琴缘。   华南师大报:丁承运先生是您的启蒙老师,此外您还师从过其他琴派的琴家,不同老师会带来哪些影响?   张琳:我刚毕业时教大三的专业课,当时学习动力很强,因为教学生首先要充实自己。后来因为遇到丁承运先生,我就考到武汉音乐学院去读研。整个硕士阶段,我受到系统的音乐学和考古学训练,使得我能够从理论研究和古琴演奏两个方面全面深入学习,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丁先生既是琴家又是学者,他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不能只当演奏家,还要成为一个学者。所以我会比较看重研究、考证这种学者精神。此外,丁先生还具有书法、绘画、诗词、中医理论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诸多修养,是一个大家,在学生眼里是百科全书式的。有师父的榜样在那里,我就不能仅仅是把琴弹好,所以丁先生给我的启示就是学问格局要大,文化视野要开阔。   王永昌先生手把手传授给我梅庵派的琴学精髓。王先生身上有一种文人的首善气节,他曾经问:琴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回答是“美”,他说是“善”。对待每位学生、每一堂课,他都用一个善字。教育的最高追求就是“止于至善”,我现在觉得我作为一个老师,我的善就是激发学生的善,我不仅要努力继承老师的真传,还要全面传授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学得好。   如果说王先生是上善若水,那么岭南派谢导秀先生就是厚德载物。他非常仁厚、包容,“文人相轻”在他那里是没有的,他不会因为这个人跟他不同流派、不是他的门生就排斥。   学习古琴,从中形成文化的关联   华南师大报:您作为学校外聘教师,从2012年开始在华南师大开设古琴通识课程,开设这门课您希望达到什么效果呢?   张琳:这门课同时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兼修,二是跨越院系、学科界限。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其它高校还没有,华南师大走出了一条比较独特的道路。我的课程理念就是“开放、多元、深入”。“开放”就是包容各个古琴流派,不拘泥于一家一派;“多元”就是既有古琴演奏的传承又有相关传统文化的梳理,教学内容不单一;“深入”就是不能浅尝辄止,不止于弹弹几个曲子这种纸上功夫,在课时和学制的保障下更注重演奏和学术能力的提高。我希望将古琴作为一个切入点,透过这扇窗,让学生能够看到传统文化的大观园。   华南师大报:在教学当中,您如何让学生通过课程了解到更多传统文化?   张琳:琴学研究是这门课程的主线,同时教学内容也应该多元化,让学生能够开阔眼界。比如我带学生去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他们就不只是奔着出土的那一张琴去的,而是要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岭南地区的汉代文化,然后在汉代文化这个大基础上再去看古琴这个点。首先你要有一个文化的全面观才能看得清楚这个点,只盯着古琴多乏味呀。他们去博物馆之前要做案头工作,提交书面作业,参观回来以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对选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写出一篇文章。他们的论文比较多样,写古籍的、写南越王墓里的行玺的、写玉器的、还有写摇响器的,等等。   再如,我们请古籍专家给同学们开讲座,现场指导学生把所抄琴谱装订成一本线装书。了解古籍的装帧、修复和誊抄琴谱,这些内容都会形成一种文化的关联。誊抄琴谱只是一个练习,但是它给同学们打开一扇了解古籍文化的窗,让同学们的文化知识有所扩充。   华南师大报:我们经常会说“以琴载道”,您是怎么理解这个表达的?   张琳:其实古琴处处体现器道合一的理念。古琴,它是一件器物,如何完成从一件乐器上升到一种精神和符号的转变?我为什么在教学当中要求学生制作古琴模型?因为我认为这是最接地气的,能够建立最形而下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斫琴之前,觉得自己会弹琴很了不起;了解之后,你会对这一张对斫琴的匠人产生恭敬。就我参斫的几张琴来说,纯手工制作周期都是将近两年,至于有多少道工序,专门斫琴的师傅都数不清,但是他说过,把琴拿下来再挂到墙上,这个动作要做两百多次。所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他们也真正体验了当匠人的感觉,真正体会到一张琴来之不易,体会到琴的各部位名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体会到古琴在形制的设计构造中所追求的智慧。再弹琴时,就不只是弹一件器物,而是变成与琴交互、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悟道、修德。   匠人精神就是尽好本分   华南师大报:您认为体验匠人的身份和精神是重要的。那么您如何定义匠人?又如何理解匠人精神?   张琳:亲自打造器物的人,我认为是狭义上的匠人。我接触过的匠人,他们都非常静默、执着。只有静默,才能沉下心来,保持专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要雕琢的对象上,把内心的创作灵感全部体现在器物身上。执着是一种坚守,手艺人就是守住这一门工艺,他的一生就凝结在作品上。任何一个匠人制作出来的东西都有可能长久传世,匠人实际上是让自己的生命在器物中得到延续。   我们现在特别提倡匠人精神,但是过去匠人的社会地位很低。不是说匠人精神在今天不用提倡,而是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本分。什么是匠人精神呢?做好分内事。广义上每个人都可以是匠人,只不过面对的对象从物扩大到人、事或其他,但是从内在精神、价值去讲的话,肯定有相通之处,专注、执着、坚守的精神是相同的,可以共有的。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话乍一听有些空洞,但其实就体现在细枝末节上面。我把老师教给我的东西,认认真真地学,然后身体力行地传承给学生,希望让他们通过古琴进入中国传统文化。我把这节课上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把一个理念完整地阐述……不是只为了学生能弹几首曲子、考试拿高分,而是一步步引领,德艺双馨,美善并举,既给学生审美的熏陶,又给他们传善道,对其道德取向有一个内在指引,这就是我的本分。(本报记者 李雪珠 许彦邦 莫月琳 陈虹亨)

华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5766次访问,全刊已有2822906次访问